读《中国新文学大系》

作者: 沈从文

 

  ——并介绍《诗刊》

  中国新文学运动,比中国革命运动慢一点,如今算算,也快到了二十年。它对于目前整个中国社会大有影响,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倘若有人肯费一分心,把一部分经过分别来检查一番,算算旧账,且能综合作一个结论,——老实公平的结论,不是无意义的工作。这工作即或从商业上着眼,目的只在发展营业,打破出版界的不景气,也较之抄佣《太平广记》,同影印明人小品文集,方法高明多了。
  一个书店打量作这件事,明白个人没有这种能力,因此聘请和这个运动关系较深的作者,来分别编造几个集子,或以所属团体为主,或以所熟问题为主,只要编选者能尽职,且知如何尽职,这种选本对于中国读者自然可说是一种很大的贡献。这书一出,读者如从所选出的作品与编选人导言,就可以明白这十多年来中国文坛是个什么样子,有些什么东西,它如何影响社会,社会又如何影响它。它的得失在什么地方,它的将来趋势又如何,——读者如能够得到那么一个虽已缩小然而眉目朗然的印象,编者的工作,实应当得到每个读者的感谢,必须得到每个读者的感谢!
  良友公司所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可算得是这种工作。
  到今日为止,这种选本已出了六本,它们是:小说一集(茅盾编选)小说二集(鲁迅编选)小说三集(郑伯奇编选)散文一集(周作人编选)散文二集(郁达夫编选)戏剧集(洪深编选)就已出的六本书材料分量说,笔者觉得这种篇幅四百页到五百余页价洋七角钱的书,已无可疵议。它虽没有我们理想的选本那么完全,(比如郁选散文全部十分之六以上是周氏兄弟文章,分量上不大匀称。周选小说有抑彼扬此处。洪选戏剧或因对北方情形生疏,导言对李健吾、万家宝最先演出成功不提及,或因私人爱憎,对熊佛西批评,有意抹杀一点事实。)大体看来,这六本书实在比一般选本强多了。
  读过这几本书后个人有点意见说说。茅盾选小说,关于文学研究会作者一部分作品,以及对于这个团体这部分作品的说明,是令人满意的。鲁迅选北京方面的作品,似乎因为问题比较复杂了一点,取舍之间不尽合理(王统照、许君远、项拙、胡崇轩、姜公伟、于成泽、闻国新几个人作品的遗落,狂飙社几个人作品的加入,以及把沉钟社、莽原社实在成绩估价极高,皆与印行这套书籍的本意稍稍不合)。郑伯奇选关于创造社一方面作家的作品,大体还妥贴(惟应当选淦女士《隔绝之后》却不选)。周作人选散文,大约因为与郁达夫互商结果,选远远的郭沫若而不选较近的朱自清(正与郁选冰心、朱自清相同),令人微觉美中不足。郁达夫选散文全书四百三十余页,周氏兄弟合占二百二十二页,分量不大相称。其实落华生不妨多选一点。洪深选戏剧,在已出六本书中可算得是最好的一个选本。剧本人选一篇作为代表。导言叙述中国新剧活动,它的发展及其得失成败,皆条分理析,称引他人意见和议论,也比较谨慎。虽对北方剧运与演出事疏忽甚多,就本书意义言,却可算得一册最合标准的选本。
  读过这几本书后,个人还有点感想,对目前几本书已近于亡羊补牢,无多大意义,却值得将来预备编十七年到二十六年这十年间的选家注意。
  第一,一种书的编选不可免有“个人趣味”,不过倘若这种书是有清算整理意思的选本,编选者的自由就必须有个限制。个人趣味的极端,必将影响这书的真正价值。
  第二,编选者既然担任了这种工作,不论它有无物质报酬,责任必荆取舍之间应十分谨严,且最先就必需把相关材料找寻齐全,一一过目,再从中有所抉择,极客观的说明它的经过。
  第三,编选者应注意作者作品——应对作品的影响、意义、价值加以分析,不能尽从所属团体或作者搜索文章一二字句作为这个人全部作品的批评。
  第四,总其大成的对分部编选人能否胜任,得在他名头以外注意一点事实。编选人名头能号召读者是一事,他适不适合选这本书又是一事,他肯不肯认真选这本书又是一事。花个三百五百块钱以外,还得给编选者种种方便,把相关材料供给,完成时间且不能太匆促,就因为这种书不应当太草率从事(虽明知道无从十全十美,至少也得努力接近这个理想)。
  第五,对原作者版权问题应解决。一般选本虽有选上完事作者从不过问的习惯,这种选本却不能那么马虎了事。例如散文二集选周作人十多万字的文章,是不是应给版税?倘若多的另有办法,少的是不是也应当有个办法?一家正当书店若想在读者与作者间取得信托,照例是应当把这种书的版税按比例分给作者的。不管多少,都必需那么作,新书业才可希望日趋健全,且可使不三不四选本日见减少。
 

  【按】一九三五年十一月。